清明·味寄春思 | 南北特食品以匠心致光陰
時間 : 2025年04月04日 08:40:40 瀏覽量 : 13
“忽見家家插楊柳,始知今日是清明”清明節(jié),又稱踏青節(jié)、行清節(jié)、三月節(jié)、條祖節(jié)等,節(jié)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。清明節(jié)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,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(jié)。
清明時節(jié),天地間鋪展著“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凈”的盎然畫卷?!疤一ㄘ藏沧破淙A,李花素素凈如雪”,與“細雨潤物無聲”的朦朧意境交織,構成了春日最生動的注腳。
柳枝抽新芽,野菜破土而出,河灘上的嬉戲聲與流水聲相映成趣,讓踏青者在自然的律動中感受生命的勃發(fā)。正如古詩所云“春城無處不飛花”,清明的山水間,處處涌動著詩意的生命力。
清明,既是緬懷先人的時節(jié),也是品味春味的良機。在衡陽,清明不僅承載著對故人的追思,更以獨特的美食文化串聯(lián)起代代相傳的情感。作為湖南老字號,衡陽南北特食品有限公司將傳統(tǒng)工藝與節(jié)氣時令巧妙結合,用酥薄月、燈芯糕等經(jīng)典糕點,為清明增添一抹舌尖上的溫情。
清明祭祖、踏青郊游,總少不了一份應景的傳統(tǒng)糕點。南北特以匠心傳承百年技藝,讓這些經(jīng)典味道成為清明時節(jié)的味覺符號。
"石鼓牌"酥薄月,作為承載千年歷史傳承的非遺手藝結晶,以其薄如蟬翼、酥脆香甜的獨特口感,成為糕點界的經(jīng)典美味。精選精面粉、麻仁、桂花等原料,經(jīng)多道工序精制,皮酥餡香,層次分明,具有濃厚的麻仁、玫瑰、桂花清香,食而不覺甚甜 ,香酥而不油膩。酥薄月形如滿月,象征團圓與思念,是祭祖供桌與踏青食盒中的經(jīng)典之選。
作為南北特經(jīng)典產(chǎn)品之一,《石鼓牌》桃酥延續(xù)80余年傳統(tǒng)工藝,精選低筋面粉、豬油、芝麻等原料,沿用古法手工揉制,面團經(jīng)反復搟壓形成酥松層次。 桃酥形似元寶,象征富貴吉祥,是清明供桌上告慰先人的傳統(tǒng)祭品。
南北特燈芯糕曾是湖南人逢年過節(jié)的“面子擔當”,選用優(yōu)質糯米和白糖制作,入口清涼甘甜。燈芯糕材料簡單,但制作上卻大有學問,且里面添加的甘草不僅能增加風味,還對身體大有裨益。口感軟糯綿密,入口即化,甜而不齁。清明氣候漸暖,燈芯糕清甜不膩,適合搭配春茶,解乏提神,亦是郊游野餐的便攜小食。
南北特沙琪瑪精選優(yōu)質食材,每一口都充滿了濃郁的蛋香,色澤金黃誘人,口感酥松綿軟,香甜可口,深為大眾所喜愛。舊時物資匱乏,沙琪瑪是孩子們難得的零食,如今成為清明追憶童年的載體,勾起代代人的味蕾記憶。
精選糯米粉與核桃仁,薄如紙頁,層層疊疊,口感綿軟中帶堅果香氣,風味獨特。桃片糕便攜易存,是清明踏青時的能量補給,寓意“桃李滿春”,寄托對生活的美好期許。
清明供桌上,酥薄月與桃酥承載對先輩的敬意,傳統(tǒng)味道傳遞家族記憶。
燈芯糕、沙琪瑪裝入食盒,春游時與親友分享,甜味中融入自然的生機。
桃片糕的樸素口感,喚醒兒時清明掃墓后與家人圍坐品茶的溫馨場景。
清明,是思念與新生交織的時節(jié)。南北特以匠心守護傳統(tǒng)味道,讓每一口糕點都成為連接過去與當下的紐帶。這個清明,帶上南北特糕點,無論是祭祀供品、家庭聚餐,還是郊游野餐,一盒南北特,承載衡陽老味道,傳遞健康祝福。